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17如果使扁形镗杆能够产生消振作用,需要(C.选择合适的削扁值A.拉应力A.螺旋
A.选择合适的削扁值和刀头相对削扁方向的位置18冷态下塑性变形经常在表层产生(B.不定B.斜楔)。C.压应力C.偏心
B.选择合适的镗杆长度
D.选择合适的刀头相对削扁方向的位置D.金相组织变化)。D.铰链)。C.工件内圆柱面D.工件孔中心线
19常用的夹紧机构中,自锁性能最可靠的是(20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心轴外圆柱面B.心轴中心线
二、分析题(共35分)1、试提出如图1所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工序名称、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列表表示)。已知该零件的毛坯为铸件,孔未铸出,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15分)
图1
2
f2在车床上加工芯轴时如图2所示,粗、精车外圆A及肩台面B后,再光刀A及B,经检测发现A有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B对A有垂直度误差。试从机床几何误差的影响,分析产生以上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分)
3图3分别所示为连杆及圆盘铸件中孔加工的定位方案。铸件两端面均已加工过,其余表面未加工。试分析各定位方案中各个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如果属于过定位攻欠定位,请指出可能出现什么不良后果.并提出改进方案(10分)
图3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制定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什么情况下可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
3
f2分析图5所示结构的装配结构工艺性是否合理?如合理,应如何改进?
图5
3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比较切削钢件与工业纯铁,钢件与有色金属工件,哪种材料冷硬现象大?为什么?
4试说明磨削外圆时使用死顶尖的目的是什么?此时工件的回转精度取决于什么因素?
5分析图6中所示夹紧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图6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图7所示为一套筒工件,在车床上已经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在需要在铣床上以左端面A定位铣出表面C,保证尺寸mm,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
4
f图7
2图8所示为加工工件M面时的定位情况。N面、P面已在前工序加工完毕,L14502mm,定位基准面为P面,工序尺寸L220025mm,工序基准为N面。试计算定位误差,并分析该定位方案能否满足工序要求(要求定位误差不大于工件尺寸公差的13)。
图8
5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