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目的论看中国菜名的翻译
作者:叶清华来源:《学园》2015年第04期
【摘要】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酒店、餐饮业越来越兴盛,在中国菜备受关注的同时,菜名的翻译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尝试从维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入手,探讨菜名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并结合饮食文化和食客心理等看菜名翻译的文化因素。【关键词】目的论菜名文化翻译【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5602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有八大菜系之多,各菜系的烹调技艺更是无与伦比、超乎想象。民以食为天,众多的美味吸引着远方宾客,可以说中国菜备受外国友人的关注。然而千奇百怪的菜名译名常常使国外友人面临“美食当前,却无从下手”的困境,更甚者像husba
da
dwifelu
gslices(夫妻的肺部切片)的错误翻译令人倒尽胃口。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菜名的翻译及其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广博以及翻译方法的多样性,菜名的翻译至今仍无定论。中外文化的差异,尤其是饮食文化的差异更使菜名的翻译困难重重。本文尝试从维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入手,探讨菜名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并结合文化和食客心理等看菜名翻译的文化因素。一翻译目的论与菜名翻译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汉斯J维米尔(Ha
sJVermeer)引入翻译目的论,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目的”,在翻译理论中指翻译和翻译行为的目的。它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并认为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维米尔认为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凡行动皆有目的,因此亦由目的支配。目的论甚至允许同一文本可以根据不同的译文目的而译成不同的译文,由此可见,维米尔主张翻译的目的取决于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传达信息的目的、审美的目的等,而不再受到源语文本的约束。众所周知,菜名的作用在于向食客展示一道菜的有关信息,继而引起食客的食欲,从而使食客进行消费。因此,好的菜名翻译能使消费者食欲大开,不带一丝顾忌,吃得放心。所以,在菜名的翻译上,我们应慎重选择翻译策略,使菜肴译名符合目标语的文化取向,这样才能获得目标语消费者的认同,才能提高市场效益。二分析中国菜名及其翻译在中国文化里,凡是喜庆的事都离不开宴请亲朋好友,从达官贵人到市井小民,“吃”都是头等大事。“吃”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意义,它彰显的是中国博大的文化。因此,中国菜名的命
f龙源期刊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