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基础上,我们才能显著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才能不断的增加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八、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f1、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2、农业合作化的主要目的: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目的、完成标志)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19531956年当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和历史意义:①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③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5、从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我国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①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奠定了基础②党根据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并坚决的执行③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6、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十年(19561966)历史主要包含:①有探索。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②有曲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是社会主义建设受到挫折③有发展。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中国洋油时代,实现原油石油产品的完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7、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训: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九、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1、1956年召开的八大指出的主要矛盾(见课本)确定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探索失误:1958年,总路线的制定,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现状的情绪,但忽视了客观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