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富民、电子政务便民、电子农务惠民。
第四是就业带贫。即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驱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延伸,在打造农村电商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营销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目前,电商相关产业已带动就业7100人。
第五是工程带贫。把农村电商发展作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助推器”,结合成县确定的17项精准扶贫重点工程,启动实施了水、电、路、网络、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效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特色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增强,扶贫方式由传统的“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加快了贫困村的整体脱贫进度。(六)电商赋能迎接“三农”的春天
成县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加快了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发展目标。第一是通过加快电子商务在基层农村的普及应用和鼓励扶持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农村参与电子商务创业,使农民思想观念得到较大转变,依靠自身发展改变命运的志气和自生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培育了一批“互联网”时代“新农民”和新型电商创业“网军”。第二是倒逼了农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通过开展电商扶贫工作,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把更多的农产品转化成了促农增收的商品,极大地激发了种养殖大户调整种植结构的
f积极性,在持续做强做优核桃产业的同时,引入了大樱桃、草莓、油桃、金银花、油牡丹等效益更高的特色农产品,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农业生产方式由原来“种什么卖什么”逐渐向“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第三是倒逼了农村水、电、路、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快改变贫困农村落后面貌。而这些踏实的工作,为迎接“三农”的春天做好了准备。
四、成县模式的经验成县模式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具有价值。自媒体的引爆力,一
把手代言,超级大单品的差异化打造,政府推动电商生态体系建设都非常有价值。在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的情况下,县域电商的可信度有赖于权威的背书,当地政府是重要的权威之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县域电商可集中优势兵力做好“单品突破”,然后带动其它商品共同发展。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