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组织部长铸起的时代丰碑
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组织部长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用对党、对人民无比忠诚的信念和感恩情怀,铸就了又一座无愧于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的时代丰碑。心系百姓,真情深似海李林森是一个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的人,他将自己的感情重心“下移”,把普通党员和干部当作亲人,把群众始终装在心中最重的位置。在2004年“95”洪灾中,他冒着生命危险10小时内紧急转移群众2万多人,被群众誉为“救命书记”;在乡镇任职期间,他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从不宽裕的工资中拿出2万余元资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党员;任组织部长后,他注重整合资源开展党内帮扶,先后为30多位生活困难党员群众解决了10多万元救助资金。在李林森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当地万余名干部群众自发赶去送行,以一幅幅的黑白横幅寄托对他的缅怀与追思。李林森用他共产党员的真心迎来了群众的真心、以他共产党员的真情换来了群众的真情,更让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看到了,胸怀大爱、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是值得用尽一生去守护的。
f务实创新,责任重于山作为组织部长,李林森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劲儿、脑子里想不完的点子。万源地域宽广,乡镇村分布稀散,山高路险林密,下一次乡需要很长时间,但为了了解基层,李林森马不停蹄,在较短时间内跑遍了全市53个乡镇和395个村(社区),许多干部姓甚名谁,有什么长处,缺点是什么,他都掌握得清清楚楚。2007年初春,达州市委把村级党组织换届试点任务交给万源,曾经在3个乡镇当过“一把手”的李林森,经过深入调研,锐意改革创新,大胆实施了扩大村干部民主选任的“四评村官”模式,让沉寂的大山焕发了活力,并得到上级认可在全省、全国推广。李林森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实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才能摒弃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倾向,只有用不断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才能破解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胜任时代赋予组工干部的神圣使命。清正廉洁,名利淡如水“歪门邪道少来!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在选人用人过程中,李林森始终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公道正派、合理服众,在其在任期间,没有走过场的选举、没有走后门的领导、没有吃闷亏的干部,5年里没有因为干部选拔不公或选拔程序不规范而
f信访的,在有些人眼中,组织部长有权,更不会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