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等手段对土地进行统一的规范与管理,保证市场主体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以发挥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调节功能。3.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4.土地利用效益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所提供的产品(价值)、服务来表示,它反映了人类利用土地目标实现的程度。5.是指国家机关、学校等从国家得到土地时不支付地价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交纳地租,或者土地使用费,也没有定具体明确的土地使用期限。6.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7.在土地所有权上设定的一种他项权利,土地所有人为了其毗邻土地的权益,有义务允许他人
f在其土地上为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原应由该土地所有人为之。8.广义土地开发泛指把尚未利用的土地经过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利用;狭义的土地开发即土地开垦,是指把适于耕作的生荒地经过开垦变为耕地种植农作物。9.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利用土地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10.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在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予。二、简答题(共40分)1.(1)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3)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4)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2.(1)土地的自然属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2)土地的经济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3)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要求实行土计划利用。(4)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土地必须计划利用。3.(1)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等;(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为它的产品量大、运费高;(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二年轮作;(4)第四圈种植牧草、放牧,以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年轮作制;(6)第六圈放牧,也可发展粗放的种植业。4.关于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的改革与完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当前农村普通存在的土地使用经营的主体形式。从整体来看,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