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1。如题211答图f所示。
2
f机械原理(第六版
孙桓、陈作模主编)习题选解
修改方案如题211答图c、d、e、f所示。
445A1,22A1,c452A1,e题211答图f3452A1,d334453
216试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图a、d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为一精压机机构。并问在图d所示机构中,齿轮3、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5F为什么?
AEBDABCaLKFMICJEDBA1
A
齿轮
C
D
bA32C67Dd45B
c
题216图
3
f机械原理(第六版
孙桓、陈作模主编)习题选解
解a分析:A为复合铰链,不存在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F3
2pLpH3×42×511或F3
2pLpHpF3×42×51001b分析:B、E为局部自由度。F3
2pLpH3×52×621或F3
2pLpHpF3×72×82021注意:该机构在D处虽存在轨迹重合的问题,但由于D处相铰接的双滑块为一个Ⅱ级杆组,未引入约束,故机构不存在虚约束。如果将相铰接的双滑块改为相固联的十字滑块,则该机构就存在一个虚约束。c分析:该机构存在重复结构部分,故存在虚约束。实际上,从传递运动的独立性
来看,有机构ABCDE就可以了,而其余部分为重复部分,则引入了虚约束。F3
2pLpH3×52×701或F3
2pLpHpF3×112×170201d分析:A、B、C为复合铰链;D处高副的数目为2。不存在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F3
2pLpH3×62×731
4
f机械原理(第六版
孙桓、陈作模主编)习题选解
或F3
2pLpHpF3×62×73001齿轮3与5的中心距受到约束,轮齿两侧齿廓只有一侧接触,另一侧存在间隙,故齿轮高副提供一个约束。齿条7与齿轮5的中心距没有受到约束,两齿轮的中心可以彼此靠近,使轮齿两侧齿廓均接触,因轮齿两侧接触点处的法线方向并不重合,故齿轮高副提供两个约束。
5
f机械原理(第六版
孙桓、陈作模主编)习题选解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3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
B2AAa1b题33图c34C12B314CA234BMvM2A1dB3C4
解a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P12在A点,P23在B点,P34在C点,P14在垂直于移动副导路方向的无穷远处。不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
P24BP23P122AP133∞P14∞4CP341
a
对于构件1、2、3,P13必在P12及P23的连线上,而对于构件1、4、3,P13又必在P14及P34的连线上,因上述两线平行,故上述两线的交点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