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经济形态,其特点不包括
A.土地私有B.男耕女织C.集体经营D.自给自足
2.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
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翻翻联联衔尾鸦,确确蜕骨蛇,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牙。洞庭五月欲飞
沙,鼍鸣窟中如打衙。”诗中提及的灌溉工具是
A.立井水车B.水转翻车C.高转筒车D.风力水车
4.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
“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从中可以得出
A.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市的管理制度废除
C.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D.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5.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本非常活跃,在全国出现了更多的商人,他们在各地设立会馆,
组织各种商帮。其中最多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f
6.“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
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这一“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民报》发刊词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清帝诏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
追思,惭愤交集。”诏书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
通信。以铁线之一端画字其一难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中国人最早自办
此“铁线”是在
A.上海
B.台湾
C.北京D.南京
9.“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
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这
“八年”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0.某男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女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