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的思考
作者:隆国强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第02期
一、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机遇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国走出了一条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开放,来推进工业化的成功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我们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沿着过去三十多年的老路继续原来的战略。我想主要存在下面三个重要的变化:(一)第一个变化,是我们自己的变化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推进工业化,特别是过去三十几年,我们通过改革开放,推进市场化,推进了工业化,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减速,一开始很多同事都认为,这是一个周期性的波动。因为在过去三十年,我们其实经历过好几次周期波动。但经过非常审慎的研究,特别是对国际上一些追赶性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最后中央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新常态其实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习总书记在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从九个方面,对新常态新的趋势、新的特点做了阐述。在此之前,在APEC会的时候,总书记从三个方面做了概括:第一就是我们从高速或者超高速的增长进入到一个中高速增长,这是一个速度的回落;第二个就讲到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第三个增长动力的转换,从过去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转向依靠创新、依靠效率的提升,来寻找新的动力。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中央也提出来,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新常态真正的新处,需要我们改革到位,新的增长动力要到位,新常态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它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以后,它本身的发展目标,会进行调整。对于我们未来进入“十三五”规划时期以后,可能更多的要强调怎么能够寻找到中国经济新的动力,就是我们说的怎么能够真正形成一个靠创新驱动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新的增长模式。应该说,对外开放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战略,是适应整个国家发展目标的一个子战略。所以当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后,我们整个发展战略调整的时候,相应地我们需要调整我们对外开放的战略。(二)第二个变化,是我们面对的国际环境的变化金融危机以后,应该说,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失去了危机以前十几年的全球经济的繁荣,对我们来说就是失去外需的快速扩张,转入了现在一种在危机以后的经济增长的低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