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和优化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机率,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环境和投资控制目标。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被作为一项工序纳入隧道施工过程中。在重点、难点地段的隧道施工坚持先探测再开挖的原则,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机率,保证隧道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1
f1编制依据1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12《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TB100132010J10892010。13哈佳铁路有关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图纸。14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补遗书和答疑书等。15本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马鞍山隧道位于依兰县境内。进口里程为DIK257990,出口里程为DIK259025,全长1035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44m~4496m,隧道最大埋深为621m。隧道进口至DIK258402337位于直线上,DIK258402337至隧道出口位于半径为5000的右偏曲线上。隧道纵坡为单面下坡,坡度为3‰。3地质概况隧道位于珠山林场内,低山缓坡,地形起伏较大,中间高,两端低。进口山体自然边坡约7°,出口山体自然边坡约5°,树木茂盛,地表多覆盖腐殖土,厚约04m。里程DIK258830处有一条通向倭肯村的北东向山路。隧道区域内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粉质黏土下元古界(Pt1)片麻岩。4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针对隧道不同段落的地质复杂程度和既有的地质资料,将隧道的地质风险分为以下四级;
3
f复杂: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以及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问题严重的地段等。较复杂:中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中等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简单: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小。5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51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5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度,为预防隧道涌水、突泥(石)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