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其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小篆B大篆C甲骨文D隶书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率军大破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要道。这场战役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1世纪早期D公元前1世纪晚期3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A.道家、墨家B.儒家、道家C.儒家、法家D.墨家、道家4.“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主张礼法并施B.重视礼仪教化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5.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6.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B.希望君主实行“仁政”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7.“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8.《中华历史成语千句文》中写道:“胡服骑射,高见远识。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屈子行吟,颠沛流离。上下求索,参天地兮。”这些成语A记录西周的统治状况B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C反映战国时期的历史D反映先秦的政治风貌9《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据下图示,推断材料所述“司南”的直接用途是
1
fA.指明行事准则B.揭示磁铁特性C.规范臣子行为D.端正东西方向10.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作用最为显著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11.在唐朝,其诗体现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的诗人是A、孟浩然B、杜甫C、王昌龄D、李白12.下列关于中国绘画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