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苗行来源:《北方经济》2013年第14期
摘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产品遭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本文以光伏产业为例,透过光伏产业研究我国企业频遭反倾销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反倾销光伏原因对策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摩擦也进一步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在本轮贸易保护中,作为新兴经济大国的中国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进攻的重点目标之一,不仅表现出案件数目、涉案金额增多,反倾销发起国家和地区由最初的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延伸的特点,而且涉案产品由过去以初级产品为主有向高附加值转移的趋势,其中光伏产品在欧洲及美国的反倾销案件最为引人注目。
一、我国光伏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反倾销困境
(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自2002年左右起,中国光伏产业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产能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在最繁荣时,全球最大的15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中就有10家来自中国。
我国光伏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五大产业集群。长三角以江苏为代表,主打中下游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产业规模占全国一半;环渤海以河北为中心,主打上游材料生产加工,产业规模居第二;珠三角以深圳为核心,主打下游应用产品生产;中部地区主要是江西、湖北、湖南三大省份;西部地区主要是青海、内蒙古、陕西等省,重点利用能源、矿产等优势,主打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
(二)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反倾销困境
1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
2011年10月19日,德国太阳能世界工业公司SolarWorld在美国的子公司SolarWorldI
dustriesAmericaI
c联合其他六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本地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这是中国光伏行业发展近十年来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限制调查,也是美国首次对中国新能源发起的“双反”调查。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华太阳能光伏产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