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比较意义的领域极为宽广,选择进行比较的楔入点也很广泛。但笔者仍愿从法律的法律即宪法的角度来对中美两国加以比较。其所以如此缘因有二:一方面是作为客观存在的宪法毕竟是一国的历史、文化、人文、道德等诸多历史要素最集中的物化反映、体现与凝固;另一方面作为人类意识范畴的宪法同时又是国家政治结构、经济制度等等各种现实要素的支撑性基座,因而宪法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着联接历史与现实的作用。而在宪法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又尤以其序言为甚,因为宪法的序言对宪法具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规定着宪法的性质和走向,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宪法的精神和灵魂!因此对中美两国宪法的序言进行比较也就同时具有意义充分和经济合理的双重价值和优势。一、从宪法序言的篇幅上比较美国宪法序言含标点在内为94字,中国宪法序言则为1792字,后者为前者的19倍强。如果撇开序言的其它方面姑且不论单从篇幅上看,美国宪法序言不及中国宪法序言论述得细致而大方,显得有些粗糙而寒酸。但从另一方面却显示出美国人的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不拘尼于细枝末节重内容轻形式重实质轻排场的务实、豪放与粗犷,一如开国之时那些签署《美国独立宣言》的伟人。想当年面对供做签字的独立宣言文本上的诸多文字错误那些伟大的签署者们只是潦潦的加以划掉然后填上正确文字即在其上签字了事而后即匆匆投入为实现宣言而进行的奋斗之中。时至今日在美国的国会图书馆人们仍可以看到那份有着多处修改痕迹的独立宣言的签字原稿,当然这份在我们看来纯属缺乏严肃性与认真的“低质量”的文稿如今已成为美国人民的至珍至贵无以取代的精神财富。二、从宪法序言的内容上比较先看美国宪法序言,其载明了极其有限的两个问题:制订宪法的主体;制订宪法的目的。序言开篇明义载明了制订宪法的主体即“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文字虽少却使宪法在法理与逻辑上具有了充分的合法性。中国俗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制定宪法的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这一主体而是其他的什么人如中国封建社会里的皇帝君主或是口口声声自称是代表全体人民而实质上却只是
f代表自己的某种组织那么就都不能使所制定的宪法获得被人民普遍承认、接受并志愿遵守的权威。紧接着又用一组结构相同、语气相近、类似于排比的句式阐明了制定宪法的目的同时也是所制定的宪法应遵循的宗旨。这就在法律上规定了美国宪法的价值取向只能是为了维护“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