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业与混业并存:1933年美国通过了《glasssteagallact》,银行分为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分离德国、瑞士和北欧国家继续保持混业经营,理由是业务多样化可以吸引客户、了解客户、增加利润、分散风险2、美日等国的转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能化、综合化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主流1998年日本颁布《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称为金融bigba
g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业务1999年10月,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相互渗透3、混业经营模式一家银行开展信贷、保险、投资、信托等业务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不同金融业务的公司二金融创新1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指突破金融业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明显的创新与变革2避免风险的创新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可变利率存单、抵押契约、可变利率贷款开发金融工具远期市场,发展金融期货开发债务工具期权市场3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自动转账制度ats,避开了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的规定可转让支付命令
ow,储蓄账户可以开出具有支票功能但名称不是支票的支付命令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避开了利率上限的规定吸收欧洲美元、回购协议来规避准备金要求4技术进步推动的金融创新结算、清算系统和支付系统创新为复杂金融工具提供技术保障使金融市场一体化三网络银行1网络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渠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2网络银行的类型纯网络银行只有一个站点和办公地址无营业网点和分支机构1995年10月18日美国亚特兰大成立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
b”分支型网络银行传统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服务3网络银行的特征:方便快捷成本低拓宽服务领域客户导向型营销4网络银行发展的障碍:安全问题法律规范问题四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1经营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2经营管理理论: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3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初60年代前
f商业贷款理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贷款应有自偿性,应发放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贷款
可转换理论:为保持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
预期收入理论:一笔好的贷款应以借款人未来收入或现金流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5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通过负债业务创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