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消除不符合(不合格)的原因和潜在不符合(不合格),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不符合(不合格)及潜在不符合(不合格)的再发生或发生,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全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不合格)及潜在不符合(不合格)而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3术语与定义无。4职责41质量保证部是管理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41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实施,验证和检查;412对各部门实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413向管理者代表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42各部门按要求对各自不合格事实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5工作程序51不符合(不合格)的判别1同一供方同一产品(服务),严重不合格或多次不合格时;2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时;3日常运行时出现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时;4严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5顾客(相关方)投诉时;6内部审核发现不符合(不合格)时;7管理评审发现不符合(不合格)时;8由数据分析、满意度测量和其他QEM记录所反映出来的质量环境安全问题;9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指标)或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52潜在不符合(不合格)的信息1)由生产运行记录、销售额的递减、退货、让步接收信息所反映出来质量环境安全隐患;2)相关方提出和售后服务中发现的质量环境安全隐患;3)各职能部门在自身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质量环境安全隐患;4)内审、外审中发现的质量环境安全隐患;53评审和分析不符合(不合格)531QEM人员发现不合格或不符合项都应签发《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单》(内审不符合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规定),将信息反馈到责任部门。532责任部门应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技术人员通过评审产品规范、工艺控制、环境条件、设备状态、现场管理、检测和测试记录、顾客和相关方的投诉及满意度测量等情况调查分析不符合(不合格)问题产生的原因。
版次:B0
第1页,共2页
f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54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实施541经对不符合(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评审和分析后,责任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符合(不合格)再次发生。542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时,各部门应对纠正与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