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第31合同段通用函件
发函单位: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GZTJ31合同段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编号:ZK013
关于“226”锣鼓洞隧道左洞塌方段的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案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第六驻地办:
f原因分析
1、隧道工程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粉质粘土、块石、角砾、强风化泥质板岩、弱风化泥质板岩,岩石极限抗压强度19MPa,受F7断层影响,岩层褶皱构造强烈,隧道地层出现挤压和压扭断层,节理裂隙发育,裂隙纵横交错,层理产状不规则,岩层风化严重,局部呈软弱夹层产出,岩石经开挖暴露后极易风化变软,若初砼不及时,开挖面常有掉块现象。2、锣鼓洞隧道简介锣鼓洞隧道位于竹溪县水坪镇。左线起讫桩号为ZK193215~ZK194600,长1385m;右线起讫桩号为YK193210~YK194600,长1390m;隧道最大埋深约228m。属鄂西中山低山丘陵区,地貌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和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地表水系发达,地下水较发育,分布不均匀。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腐蚀性。隧道区属构造剥蚀侵蚀中低山地貌,海拔高程一般约为46007130,拟建隧道穿越一座山体,拟建隧道经过区域地表地形整体起伏较大,在隧道进口有岩堆发育,直径大于200m,高差2030m自然坡度30°左右,岩性为灰岩。隧道施工段属于XS5a衬砌类型,长100m。3、塌方基本情况锣鼓洞隧道左洞在施工过程中经中交二院监测单位预警,ZK193276300段短时间内有较大沉降,现场处理办法掌子面停工,并对ZK193276300段紧贴初期支护钢拱架进行临时支撑后,经监测围岩基本稳定,洞身位于强风化泥质板岩中,岩层极粉碎,岩体自稳能力极差,极易发生塌方,施工单位正在对下沉段进行返工换拱处理,已处理完成约96米,2011年2月26日晚820许,现场在对ZK1932812816段换拱时,发生特大塌方冒顶事故,洞前位置ZK1932716,塌体竖直位置未知,地面塌坑长20米,宽18米,塌陷深度7米,洞身埋深约38米,塌方体积约1100立方米,二衬台车关在洞内,塌方发生时,所有人员已安全撤离。4、塌方原因分析:依据设计图纸判断,该塌方段为富水软弱断层破碎带,强风化泥质板岩,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十分破碎。塌方段距洞口42m,属Ⅴ级围岩,
f初支后的砼表面有不规则裂缝,出现地下水渗漏较少,经监控量测结果表明围岩及初支有不稳定趋势,即围岩滑移力在不断加大,加之该段已经发生过较大的沉降,岩体蠕动变形过大,内应力破坏,岩体基本无自稳能力,由于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