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突出的要提拔重用,对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坚持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人口问题的多元性、复杂性,决定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手段、途径不能是单一的、孤立的、封闭的,而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开放的;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紧密衔接;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动员组织和吸引群众参与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实践中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法律、科技、教育、文化、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三是建立奖罚分明的利益导向机制和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
f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广大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生育,帮助他们实现小康,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市已经出台了一些优先优惠和奖励政策,力求对计划生育家庭予以适当补偿。
但是有的优先优惠和奖励政策还没有较好地落实,全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兑现率还很低。
我们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物质奖励,必须予以兑现。
要重点抓好已经出台的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农委要把产业化经营同《人口和计划生育世纪全面小康促进计划》结合起来,组织涉农部门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贷款,优先提供致富项目,优惠提供生产资料。
教育、卫生、科技、民政、工商、税务、信用社等部门出台有关政策时,要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照顾,不断改善他们的经济和生活条件。
要把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总体规划,坚持“政府引导、协会组织、会员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有机结合起来。
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要及时给予社会救济;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险。
各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解决好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三、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出路。在对待改革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眼光要放远,思想要解放,气魄要恢宏,措施要得力。一是继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这项工作,我市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座谈会上出了经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