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编写人帅淑琴
贞观之治
单位共青城第一中学
【教学任务】
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如何客观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教学流程】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
方案一:回忆秦朝与隋朝的异同点,指出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暴政统治,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然后导入唐朝的建立。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两个朝代的异同点,指出隋朝的暴政统治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学生:讲述故事。其他学生边方案二:利用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导入。听故事,边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自主探究
学生依据《同步学习与探究》的探究过程部分,阅读课本,标划知识点。
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1、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2、学生互相质疑释疑。
合
一、唐朝的建立
f作交流
1、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交流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学生:识记唐朝建立的基础知识。
展示提高
2、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以及唐都长安城的位置。【过渡】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繁盛时期,出现的第一段清明治世局面叫什么呢?
学生先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二、贞观之治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8的唐太宗画像,然后简介唐太宗其人。2、什么是“贞观之治”?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A开明的治国思想教师总结: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农民战争,吸取隋亡的教训。以史为鉴,居安思危,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B开明的治国政策教师总结: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