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活联系紧密。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每引入一个概念都精心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儿童生活情境,便于儿童在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如学习1~5各数的认识时,教材呈现一幅野生动物园图,让学生通过数喜爱的各种动物,抽象出1~5各数。又如,通过让学生看第18页的排队购票图和“全家福”照片,理解序数的意义。(7)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之间对数的大小的感知、数与数之间关系的发现,计算方法的选择等都存在着差异。承认学生间的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体现算法多样化,是本册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特点。本单元的加、减法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特点。例如,计算41?时,教材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的3种不同算法:有一位是用“点数”的方法算出得数的(1,2,3,4,5);还有一位是从一个加数“4”开始数,添上1个一得5的;另一位体现了较高一个层次的思维水平,根据数的组成(4和1组成5)算出得数,三种算法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也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都得到认可。又如,计算52?时,教材也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的3种不同算法。不管哪种算法,教师都给予肯定。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如3写成ε)。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5、2、0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作了示范,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例如,教材在第16页设计的一个实践活动,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物体或
f数字卡片)来表示数“3”;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关系符号“>”、“<”、“”两边的数的大小。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2.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