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镇光明小学数学精品课程建设
整体规划
课时设计
教学实录精品课程建设结构
课例评析
课程资源
教学经验
整
一、学科:数学二.课例名称:《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三.研发单位:中山市三角镇光明小学
体
规
划
四.研发人员:周柳婵、李浩球、陈培开、杨宝凤、杨英兰、杨伦发、陈娟
f五.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册教材《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六、教材分析: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大小比较
15的认识
几与第几数的分解与组成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法、减法0的认识0的含义和书写
0的加、减法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1、基数和序数的区别。2、准确使用“>”、“<”号。3、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1、1120个数的认识2、20以内数的加、减法1、100以内数的数的认识2、100以内各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四、教学重点、难点1、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f2、准确使用“>”、“<”号。3、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五、本单元评价要点1、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2、正确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六、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1.本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如下页图)。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2.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1)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5以内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较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