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验报告
1000604115魏雅男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ArcGIS的各种分析功能的应用,对DEM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统计分析、路径分析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二、实习内容
(1)DEM分析(2)退耕还林(3)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4)空间差值与统计分析(5)路径分析三、实习数据(1)计算机制图学实验四Terrai
data中的点数据vipoi
ts和Tow
中的phototifovr(2)实验数据MDB(3)缓冲区和叠加分析文件夹中的VILLAGEshp和ROADshp以及计算机制图实验3
中的数据。(4)空间差值与统计分析中的RAIN1980shp和PROVIENCEshp(5)网络分析mdb四、实习步骤(1)DEM分析1由高程点数据创建TIN,对生成的ti
图层进行如等高线、山体阴影、
坡度、坡向等表面分析
2将ti
转换成栅格形式,在Arcsce
e中打开,设置其基准高程。
f3还可将该地区的航空正射影响叠加在该模型中。
(2)退更换林1由等高线生成TIN,然后将生成的TIN转为栅格。
2生成坡度图3将坡度重分类,大于25度的赋值为1,小于25的赋值为
odata。
f4从土地利用分类图中选出耕地,并导出数据保存为图层耕地5设置选项后,将耕地图层转为矢量数据,然后进行区类统计。即得退更还林结果。
f(3)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11对ROAD图层建立20的缓冲区,在建好的图层的属性表中添加area字段。
12将建好的缓冲区图层ROADBuffer与VILLAGE图层进行I
terscet叠加,在其属性表中对area字段进行计算几何体计算道路在每个村所占面积。
13导出数据,及得到道路占每个村的面积(道路占每个村的类型的面积由于在VILLIAGE属性表中没有地类编码这一字段,所以无法统计出来)
f2饭店选址问题21查找水库
选择的结果:
f22导出结果后生成缓冲区23查找道路选择结果:
f24将结果导出后生成缓冲区25水库缓冲区与道路缓冲区叠加26查找水利设施并导出查找结果
f27用erase工具擦除水利设施红色区域为饭店选址的合理区域,专题图如下图
f(4)空间差值与统计分析1空间差值生成降水表面数据,差值的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和克里金法。下图分别为以三种方法依次生成的差值图
然后对生成的差值图进行统计分析,首先用栅格计算器对以上图进行计算,然后对生成的计算图进行领域分析,最后进行重分类,分成4类,生成如下图
2生成降水等值线图3最后绘制降水分布图,即对图进行整饰。
f5网络分析求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1在ArcCatalog中新建Geometric
etwork。
2在ArcMap中打开网络分析mdb,增加交汇点和障碍点后,在选项的边权重中选为passti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