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必须为此支付的货币为Y0Y,即图1中的BC。由于C点和A点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U0上,因此C点和A点代表了同样的效用水平。Y0Y即为消费者消费环境物品UU0的支付意愿WTP也代表了消费者对环境物品改变的价值评估。同样,如果由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使消费者享受的环境物品由Q0下降到Q下,此时,消费者的福利状况将从A点下降到D点,效用水平由U0下降到U。由于E点和A点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U0上,二者代表同样的效用水平,在消费者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低补偿金额为YY0,即图1中的ED,E点代表消费者拥有更高的货币收入Y,而享受较少的环境物品QYY0即为消费者消费较少的环境物品Q而愿意接受的最低补偿金额WTA。由此可见,福利经济理论的发展为CVM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3、什么是外部性?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在现代经济学中,外部性概念是一个出现较晚,但越来越重要的概念。自从马歇尔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庇古从“公共产品”入手,提出了征收“庇古税”作为纠正生产负外部性的方法;奥尔森从“集体行为”入手,分析了外部性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即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地消费公共产品;科斯从“外部侵害”入手,分析了负外部性问题;诺思则从“搭便车”问题入手,分析了正外部性问题,认为产权界定不清是产生外部性的原因;博弈理论则从“囚犯难题”入手,揭示了外部性问题,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内在矛盾,即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个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的不一致。总之,对外部性内涵的理解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当一个行为人的行动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行为人的环境时,便有外部性存在;第二,外部性是这样一种事件,它将可察觉的利益或损失加于某些人,而这些人并没有完全赞同或间接导致该事件的决策;第三,当某个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是配置公共产品资源市场机制调节不足的必然结果。通常采用纠正外部性的措施可分为四大类。即经济措施、法律措施、政府的行政措施和社会措施。经济措施主要是征税。目前各国政府最普遍采用的控制污染的措施是征收污染税。根据“污染者付钱原则”对那些外部性产生者污染者征收相当于外部不经济性价值的消费税。但是,这就需要确定最佳排污量,就是说社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