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制度,再让制度指导规范建设事业,从而保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二是全市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为市政公用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30年多来,我市GDP由1978年的837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1161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由9411万元增至118亿元。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市区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市区市政公用建设投入由改革开放前的几百万元增加至近百亿元,列入市政府2016年基础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市政公用工程达36项。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达76亿元,规划三街达193亿元,市区高架内环桥项目达33亿元,正是由于市财政的大力度投入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才使市政公用建设发展在短短30余年就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三是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市政公用队伍。俗话说,一流的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一支作风顽强,信念坚定,思路清晰,精益求精,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城建队伍是攻克一切难关,夺取最
第12页共13页
f临汾改革开放实录
后胜利的“法宝”。他们是我市城市建设的开拓者、创造者,是临汾30年城建事业取得辉煌业绩的有力保障。四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30余年来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走经营城市,市场化运作”的新理念是城建工作快速成长、健康发展的捷径。只有改掉那此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建设机构臃肿、投资单一、发展缓慢的顽疾,促进城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回顾30余年来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限,区域发展不平衡,规模偏小、功能不完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城市特色不鲜明,品位不高,精品少、亮点少,城市品牌效应不明显;城市管理机制不健全,城市脏乱差现象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改革的步子迈的不够快、不够大发展活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远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为此,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勇于创新,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发扬城建人敢打敢拼的奉献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推进、奋勇争先,为建设“科学发展、环境宜人、和谐平安、风清气正”的新临汾再接再励,再树新功。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布局合理、文明舒心、花香鸟语、和谐有序的新临汾一定会早日变成现实!
第13页共13页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