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驾校教练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林远平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当前,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每个开车人都会经历一个学车过程,很多驾校教练员就是驾驶学员的启蒙老师。加强教练员激励机制的管理与研究,有利于驾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教练员,为社会道路交通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驾校教练激励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消费者不断增多。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8亿人。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的迅速增长,在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目前,各地均有大小规模不等的驾校市场,驾校作为面向18周岁以上成人提供技能教育服务的机构,承担着驾驶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责任和促进社会交通安全的社会责任。但相对而言,当前针对驾校行业的系统研究却比较少。
在近期的调研学习中,笔者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走访、交流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重点针对当今社会上驾校教练员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当前,我国驾校行业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对教练员的管理问题也不够重视。教练员是驾校最核心的员工,驾校加强与重视教练员的激励机制,将有利于调动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提升驾驶学员的驾车技术,降低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为此,应该加强该问题的研究。
一、驾校教练员特征及主要激励方式
随着“学车热”的不断升温,加上就业门槛不高,驾校教练员是目前较为热门的就业选择。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他们具有明显不同的工作特征与激励方式。
1驾校教练员特征。
11绝大部分教练员是中年男性。这主要是由教练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他们的工作环境基本都在室外,经常风吹日晒,环境相对较为艰苦,这要求教练员具备不怕苦、不怕累、身体素质好的基本要求。
12学历偏低,培训教育不足。目前社会上驾校教练员的来源主要是公车司机、出租司机等,他们的学历普遍不高,职业生涯中也缺乏再教育和规范的培训。他们的讲解能力比较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凭经验教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3工作方式单一。教练员长期重复同样的劳动且缺乏变化,其基本的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都没有明显的发展,自身也很难主动追求创新,在思想上容易产生疲劳、懈怠情绪。除了追求工资之外,他们没有更多的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