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文言文知识梳理
编写说明:文言文部分遵义近年考的一直是非课标篇目,我们在梳理时,对于非课标文言文进行了全面的讲解,课标文言文没有附翻译,由教师酌情处理。七年级上一非课标篇目一、期行刘义庆【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正午过后友人还没有来,太丘便不再等侯,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元方这时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您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来,已经走了。”太丘的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抛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出行。正午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无比惭愧,忙下车拉元方。元方走入家门,不再回头。
【全文中心】文章通过叙写陈元方七岁时应答客人的故事,塑造了一位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少年形象,同时从侧面告诉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人物形象】陈元方:聪慧明理,率真方正。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尊君在不__不__现在写作__否__,意思是__表疑问__2.古今异义1与友期行.古义:__动词,约定__今义:名词,日期,期限2太丘舍去.古义:__离开__今义:到什么地方去3相委而去.古义:__丢下,抛弃__今义:委托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元方时年七岁.原意:时间,在文中的意思:__当时,那时__2形容词用作动词友人惭.原意:惭愧,在文中的意思:__对……感到惭愧__
1
f4.重点实词1期日中日中:__正午__..2待君久不至君:__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__.3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__古时对人称自己的父亲__..4下车引之引:__牵引,拉__.5元方入门不顾.顾:__回头看__二、文言虚词1.去后乃至__副词,才__.2.下车引之.__代词,代元方__三、句子翻译1.尊君在不?__你父亲在家吗?__2.待君久不至,已去。省略句__等候您很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__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先走了。__4.友人惭,下车引之。__友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