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故X也可以是碳酸钠,
B错误;C中氢气和红磷都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C错误;D中铜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4【答案】A
【解析】记住盐的溶解性和一些特殊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是解题的关键。A选项中Na2SO4溶液无色,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不溶于水,可以鉴别。B选项中AgCl和BaSO4均是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C选项中的3种物质均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D选项中的AgCl、CaCO3均不溶于水。5【答案】A
【解析】加入试剂甲后,产生有氨味气体的物质有NH4HCO3、NH4Cl,说明加入的试剂甲是碱,与NH4结合后产生氨气,故B、D错误;NH4HCO3与NH4Cl中含有相同的NH4,区分它们只能从HCO3-与Cl-着手选择试剂乙,加入乙后NH4HCO3产生了气泡,说明乙与HCO3-结合有气体产生,此气体一定是CO2,故加入的乙是酸,C不符合。6【答案】D
第3页
f【解析】A中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当NaOH与稀盐酸恰好反应完后,NaOH才与CuCl2反应产生沉淀;B中加入稀盐酸,盐酸先与NaOH反应,当盐酸与NaOH恰好反应完后,再与CaCO3反应产生气体;C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先与NaOH反应,当硫酸与NaOH恰好反应完后,再与CuO反应生成CuSO4,使溶液颜色变蓝,并逐渐加深。A,B,C图示现象恰好与反应情况完全相符,所以可以根据图示现象判断一定发生了中和反应。D图中,向D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就会与BaNO32反应产生沉淀,随着稀硫酸量的增加,沉淀增多,当BaNO32反应完后,沉淀就不再增多,在这里沉淀量的变化情况与NaOH是否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必然的关系,故不能用图示现象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7【答案】B
【解析】若X是Fe,反应的生成物是铜和氯化亚铁;由于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直接用废铜屑进行②③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会产生白色沉淀,据此现象不能判断盐酸过量。8【答案】D
【解析】首先排除A,铜离子呈蓝色。NH4和OH反应生成氨气,故B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a2和SO4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C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中离子能共存且溶液为无色,故选D。9【答案】A
【解析】A、加过量Na2CO3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加过量BaCl2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氢氧化镁和硫酸钡,加适量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而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加过量BaCl2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过量Na2CO3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氯化钡,加过量的NaOH溶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