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应依林龄而有所不同;林龄大的林分标准地的面积应适当增加。4一般在标准地四周应设置保护带,带宽以不小于林分的平均高为宜。5重复测定的间隔年限,一般以5年为宜。速生树种间隔期可定为3年;生长较慢或老龄林分可取10年为一个间隔期。6测树工作及测树时间最好在生长停止时。应在树干上用油漆标出胸高13m的位置,用围尺检径,精确到01cm并绘树木位置图。7应详细记载间隔期内标准地所发生的变化,如间伐、自然枯损、
f病虫害等。3.林分表法与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的共性。(1)必须和胸径生长量的整阶资料。(2)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3)有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
(4)均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5)都用过去的
年生长预估未来
年的生长。
(6)均不能对枯损量,进界生长量,采伐量进行准确估计。4.树木直径生长随机过程的定义和其重要的两个特征因子
定义:如果每一树木年龄tT,树木直径总生长量yt都是随机变量,则称随机变量集{yt,tT为树木直径生长的随机过程,简记为Yt。
在上述随机过程定义中,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因子:1随机过程的参数集:T指所有树木年龄构成集,称之随机过程Yt的参数集。按参数T的构成,yt可分为两类:①T为有限个或可列个数的集合,则称Yt为离散参数的随机过程或简称为随机变量序列,上例樟子松直径生长过程属此类,此时T=0、2、4……。②T是数轴上的一个区间,则称Yt为连续参数的随机过程,此时T=0、MT,MT是树木最大的年龄。在实际树木生长测定时,常将直径离散化,即整化为径阶,所以,可用离散的随机过程描述树木生长的随机过程。又因树木直径生长实际上是连续的,所以在树木生长过程的理论分析中,又常设T为连续参数集。2随机过程的状态空间:树木在某年龄t时的直径总生长量yt的具体观测值,称为随机过程Yt在t时刻的状态。其直径观测值的全体称为状态空间,记为。四、论述题1.试述在离散条件下,林分直径状态结构的转移1林分直径状态结构空间定义:设林分所有可能的径阶共有N个,其对应各径阶单位株数记为矢量:e1、e2eN显然e1、则现实林分t时刻的林分直径状态结构函e2eN构成N维空间的一个基底。数可表示为矢量:
ftf1f2fN式中f1f2……为对应各径阶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显然f1f2……均为大于或等于0,则该林分时刻t对应t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林分直径状态结构空间,记为Ψ。若令数域F=o,∞,则Ψ是数域F的向量空间。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