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拉海沟中心校马秀莲习惯的养成是一种能量储存的过程,而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库,它可以释放出惊人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世纪,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更是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根本措施。学生的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顽强的巨大的耐驱力和惊人的效应。一般来说,人的很多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小学生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我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习惯的榜样。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再如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每天穿着整洁,上课用摸布把讲台擦干净,脏东西不乱丢,板书注重干净整洁,
f学生渐渐地形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平时作业也能认真书写,注意整洁。所以,教师在教学、日常活动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良好的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二、从小节开始,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