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r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QCC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对我中心2016年7~12月89名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长期导管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施PDCA循环,制定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统计2016年1~6月导管感染发生率,将活动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开展6个月QCC活动后,长期导管感染率由157下降至55。结论QCC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中效果确切。r
关键词品管圈长期导管感染护理r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人口老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建立带涤纶套长期导管成为长期血管通路很好的补充形式1。长期导管并发症较多,易导致导管技术失败威胁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其中导管相关感染是导管拔除的主要原因之一2。保持血液透析通路的健康通畅,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QCC作为一种持续质量改进的运作方式,已不断融入医院细节管理中,成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中心自2016年1月起运用QCC开展了对患者长期导管感染预防管理的实践,降低了导管感染率,现报道如下。r
1资料与方法r
11一般资料我中心现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89名,使用长期导管患者91例,占比154。其中女56例男35例。年龄36~84岁,平均6341215岁。透析龄6~55个月,平均18951224月。原发病包括糖尿病肾病40例,肾小球肾炎26例,高血压肾病14例,狼疮性肾炎3例,多囊肾3例,药物过敏2例,其他3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82例,左侧颈内静脉置管7例,股静脉置管2例。活动前后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导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
1.2方法r
12.1主题选定建立由10名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组成的品管圈,设圈长1名,辅导员2名为血液净化中心两病区护士长。圈员列出6个问题点,采用评价法确定主题,从上级要求、护士重视程度、患者需求、重要性、迫切性及圈能力等角度评价,所有成员依评价项目给予分数,总分最高者为活动主题,即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发生率。r
1.22制定活动计划分为4步骤4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决定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拟定活动计划绘制甘特图,并取得上级核准进行活动进度管控。r
123现状把握组织圈员收集并统计2016年712月89例长期导管患者发生导管感染14例,发生率为157。导管感染包括导管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和导管腔内细菌定值。导管出口感染表现为导管出口局部红、肿、僵硬、分泌物增多等。皮下隧道感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