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被边缘化,这是一种很令人担忧的倾向。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意简化汉字,任意生造字,滥用省略语等现象屡见不鲜,年轻人对汉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现象随处可见,不读古代经典,不懂闻文言,再加上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消解着传统汉语的尊严和韵味,割裂着文化传承脉络,威胁到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但也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7报载,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批法国著名影星冲进巴黎圣日耳曼大街的几家电影院,枪出《侏罗纪公园》
2
f的拷贝在街头焚烧;电影工作者还在爱菲尔铁塔下示威抗议好莱坞的入侵,法国某官员因为在一次国际会议中,用英语发言遭到全法国人的诟病,要求其向全国人民道歉并辞职,许多人都还记得法国小说都德的《最后一课》,普鲁士占领法国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迫使法国国民放弃法语学德语,都德将一堂普通的法语课上升为向祖国的告别仪式,失去母语如同失去祖国。这个悲哀的情节已深刻的烙印在每一个看过这篇小说的读者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大国,法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法国文化部主管文化产业发展,是法国政府中支出最多的部门之一,这在西方国家中是不多见的。
1993年,欧洲会议采纳了法国政府“文化例外”的主张。在法国人看来,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等同起来,任其自由流通。因此,他们联合欧共体其他国家一道,拒绝华盛顿让欧洲取消美国影视产品“配额限制”的无理要求,在贸易谈判中采取了毫不妥协的立场。
1994年法国政府在座谈会两院通过法令,严格限制法语中使用外来语尤其是英语,法国政府还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文。
1996年起生效的一项法律还要求全国1300多家电台在每天早6时30分至晚10分30分之间的音乐节目必须播送40的法语歌曲,各电视台每年播放法语电影不得少于40,违者处以罚款,并以之资助民族文化。
为了增强本土文化的竞争力,扶持本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法国提倡在自由竞争的同时,积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广泛收藏和展现世界各族优秀文化作品,面对近年来英语文化的逼人态势,法国颁布了支持电影业发展计划,在力求维持法语地位的同时,也向英语文化的优势项目如好莱坞电影发起了冲击。
从1992年起,法国外交站、文化站、法国艺术活动协会及在法国的外国文化中心集中介绍外国文化艺术的活动,展示文化的多样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