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
【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决定二者必须协调配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经历了多次调整,但从政策实践的结果来看并不理想。为此,笔者提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纯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就要求两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协调配合方式一般情况下,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时期只能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例如,货币政策有利于总量调节和经济稳定,财政政策对结构和经济增长作用比较明显。但是现实经济往往不只是出现某一问题。这样,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过程中,需要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采取不同的协调配合方式。(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投资,增加
f社会保障支出,增加财政贴息等措施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来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和增加货币供应量。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未充分利用(未实现充分就业),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宜采取“双松”的政策组合。但是,这样的政策组合在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就业的同时,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很大。(二)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提高税率和削减政府支出等方式来抑制投资和消费,减少货币供给。在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政府面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时,宜采取这种政策组合。但是,这种组合虽然可以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容易矫枉过正,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三)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等松的财政政策对于刺激需求,克服经济萧条,调整经济结构比较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滞胀)以及经济结构失衡时,宜采取这种组合模式。这种组合能够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增大财政赤字,积累大量国家债务。(四)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f当经济中出现货币发行过多但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