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
f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三、课程设计思路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3年级为起点,以初中毕业为终点,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
f在义务教育阶段,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分钟。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周课时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执行。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