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现场足迹在警务实战中的分析与应用
作者:李林张端宏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11期
摘要侦破打击一直是基层公安工作的重心之一,近年来,盗窃类案件持续高发,给侦破打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这类案件的久侦不破,不仅从某种程度上放纵了犯罪分子,也极大的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如何科学、充分利用各类痕迹物证服务于侦查破案也成为当前需要系统、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刑事科学技术角度,利用多年基层实践经验,浅谈现场足迹在传统警务实战及现代化信息合成作战中分析和应用,希望能起到一个启迪思维,引导实战的作用。
关键词侦破足迹勘查
中图分类号:D91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26302
通过湖南某市公安局现场勘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所有有现场可勘验的案件中,痕迹物证提取率最高的是足迹,平均提取率达到了50,足迹痕迹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有效利用足迹痕迹,发挥足迹功效,服务侦查实践,是当前需要突破的地方。那么从哪些地方进行突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充分发挥足迹在传统侦查破案过程中的两大作用;作用一是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作用二是为案件诉讼提供证据。二是充分释放足迹在信息化合成条件下的应有效能。
一、足迹形成原理、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足迹主要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脚通过造痕体(鞋、袜)及附着物(灰尘、血、水等)与呈现足迹客体接触而形成的痕迹。
从上述足迹形成的原理可以判断足迹不仅与人有关系,它与造痕体(鞋、袜)有关系,它与附着物(灰尘、血)有关系,同时与呈现足迹客体亦有关系。人、造痕体、附着物、呈痕客体都是影响足迹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现场足迹的分类、分析
在一个案件现场中,根据造痕体不同可以将足迹分为鞋印、袜印、赤足印;根据附着物的不同可以将足迹分为灰尘足迹、血足迹、水足迹等,其中灰尘足迹又可分为灰尘加层足迹和灰尘减层足迹;根据呈现足迹客体不同可以将足迹分为平面足迹和立体足迹;根据现场足迹的数量可以将足迹分为单一足迹和成趟足迹;根据现场足迹的完整程度可以将足迹分为完整足迹和残缺足迹。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一个案件中,不论是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也好,还是在为案件诉讼提供证据也罢,两者有一个共同重要的地方那就是足迹必须准确。足迹作为线索准确能有效地缩小侦查范围,足迹作为证据准确能有效避免冤假错案。那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