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量法、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
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如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上巨虚在外膝眼下6寸,可根据屈膝时外膝眼至外踝中点连线分为16寸16等分来取定。因其大都以骨骼来衡量,所以称骨度折量法。
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脐窝、骨关节和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标志来确定腧穴部位的方法。如两眉之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的中点取膻中穴等。
手指比量法是用手指或手指的某一部位作为比量腧穴部位的方法。其中,用中指中节两端横纹头之间距离屈指时作1寸的,称中指同身寸法。用拇指指节横纹两端之间距离作1寸的,称拇指同身寸法。用食、中、环、小四指相并作为3寸的称一夫法。
f注:“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人体穴位图解中所提及的穴道时,请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找穴位的窍门
人体穴位图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1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2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3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4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5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取穴要领
临床取穴常以骨度法为主,再结合其他取穴方法。同时还必须注意患者的体位、姿势,并且要上下左右互相参照。取穴的原则要领大致可以归纳为:
1按照分寸,做到心中有数2观察体表标志定穴3采取适当的姿势取穴某些穴位应采取坐姿取穴,而某些穴位则以卧式取穴为宜;有些穴位应伸直肢体取之,而有些穴位则应屈曲肢体取之。临证时还须依具体情况而定。此外,还可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4取五穴而用一穴,取三经而用一经古人有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