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赖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
f第二、必须加快解决我的国的生态危机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峻。2005年山西省霍州市王庄村发生的工业排污致使数百亩农田被毁。2008年7月28日15时45分到16时,在广州市番禺区石著镇的大龙村和凌边村,烈日中冰雹突至,惊煞村民。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冰雹里竟然裹夹着小石球,小若豌豆,大若玻璃球。中科院广州市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匡耀求认为,这是热岛效应之下,城乡接合部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石球是空气中污染物与水汽凝结而成。2007年洞庭湖鼠患、长春和太湖等地蓝藻暴发导致水污染等一系列事件敲响了我国的生态警钟3。我们必须警醒,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以损害环境、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生态危机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化异化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除了利益冲突外,主要的原因是公众的环境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有环境意识,如果干部自身思想意识严重扭曲,问题就会进一步复杂化。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在不少地方,仍有一些干部在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摇摆。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污染企业转移阵地搬到农村。其实这样做既不能治标,更谈不上治本,只会使受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大。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人类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在人类初期,由于受生产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人类屈服于自然界的权威,接受自然界的摆布。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也随之逐渐加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配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