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r
1地基处理r
2.复合地基r
3.人工地基r
4.碎石桩r
5.桩土应力比r
6.面积置换率r
7.掺入比r
8.可灌比r
9.加筋土挡墙r
10土工聚合物r
11托换技术r
12预防性托换r
13土钉 r
14高压喷射注浆法r
15树根桩r
16复合模量r
17真空度r
r
1.地基处理:在天然地基较弱的情况下,不能够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等要求,则预先要经过人工处理以后再建造基础的地基加固方法。r
2.复合地基:由两种刚度(或模量)不同的材料(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包括剪切变形)的地基。r
3.人工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若天然土层较软弱,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而对地基进行人工加工处理。r
4.碎石桩:是一种粗颗粒土桩,具体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振动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挤压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r
5.桩土应力比:在外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中桩体的竖向平均应力与桩间土的竖向平均应力的比值。它是复合地基中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它关系到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r
6.面积置换率:在外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中桩身截面面积与影响面积的比值。r
7.掺入比:是指掺加水泥浆的重量与被加固软土的重量的百分比。r
8.可灌比:根据土和浆液材料的颗粒分析试验,所求得的粒径级配曲线中15%的颗粒直径与85%的颗粒直径的比值。r
9.加筋土挡墙:由填土中布置的一定量的带状拉筋以及直立的强面板三部分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复合结构。r
10土工聚合物:是岩土工程领域的新型建筑材料,是由聚合物形成的纤维制品的总称,而这些材料都是由聚酰胺纤维(尼龙)聚酯纤维(涤纶)聚丙烯腈(腈纶)和聚丙烯纤维(丙纶)等高分子聚合物加工而合成的。r
11托换技术:指解决对原有建筑物的地基需要处理和基础需要加固或改建等问题;解决在原有建筑物基础下需要修建地下工程以及邻近建造新工程而影响原有建筑物的安全等问题的技术总称。r
12预防性托换:因既有建筑物基础下需要修建地下工程,或因邻近需要建造新建工程而影响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时而需进行托换者的方法。r
补救性托换:是指凡解决对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土因不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就而需要进行的地基处理或基础加固。r
维持性托换:是指凡在新建的建筑物基础下预先设计好可以设置预升的措施,以适应将来建筑物不容许出现的地基差异沉降而需要进行的托换。r
13.土钉:是将拉筋插入土体内部,拉筋尺寸小,全长度与土粘结,并在破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