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乡村落后的基本公共设施也得农民靠对农民集资或摊派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再次凸显。加上国企改革遇到巨大困难,亚洲金融风波接踵而至,工人大量下岗分流,城市经济增长放缓,就业机会减少。三农问题再次突出:农民负担加重,种田亏本,非
第2页共9页
f农就业机会供给严重不足使打工成本迅速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浮出水面;同时,在产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现象普遍,造成乡村干群关系紧张,上访人数剧增,群体事件频发,农村稳定受到威胁,人们开始注意到,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三农问题的现状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自古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差,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农业是弱质产业;但是科技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哪个产业可以替代农业给人类提供比较稳定的食品,人们对农业的生存依赖是100的,所以农业又是永恒的必不可少的产业。在发达国家,政府一般都要援助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普遍实行农业支持政策,如对农产品给予价格支持,对主要农产品的1234下一页进口进行限制,出口给予补贴等等。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农业还不断为工业提供资金积累,据估计,改革开放前30年,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就为工业贡献了7000亿元的资金(扣除支农资金)。目前,我国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态恶化,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圈地之风肆虐,人均耕地面积锐减等,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我国耕地保有量已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2年的18、89亿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也从1996年的近
第3页共9页
f1、6亩降到现在的1、2亩,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剧和扩大。二是农业人口过多,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在农业产值只占gdp的份额14、5(2002年)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比重仍有60多,农业就业比重仍高达50,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繁重。三是因资源配置长期形成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四是因农产品市场化率低、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及污染问题而缺乏国际竞争力。五是因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科研推广体制改革滞后而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有人形容中国说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由国家全包,农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