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
肖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于指导当代中国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而得出的科学论断。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等教育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重新审视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重新定位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上,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工作机制,实现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一、对高校学生工作要有新认识,实现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在精英化的教育时代,高校学生工作主要基于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高校学生工作的这一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存在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一是在精英教育时代,人才资源的供求关系基本供不应求,高校培养的学生没有强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二是社会价值观念主要强调共性,高校学生工作的这一模式恰恰适应了这一主流价值观念。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就业压力的增加,也带来了高校学生群体成分的复杂性。同时,尊重
f个性、强调创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也使得高校学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面孔,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在以往的教育、管理之外,更需要对学生全面的服务,更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格外关注。也就是说,高校学生工作要由原来的“粗放式”教育管理转变为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规范的行为养成,也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全面发展,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经济自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学生的学业进程、职业规划、素质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二、高校学生工作功能要有新拓展,实现学生工作的功能创新基于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认识,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