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
王怀宇,李景丽
(保定学院信息技术系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城乡义务教育现状,导致的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问题,结合教育信息化,提出教育信息化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为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地域之间的差异不断加大,发展不均衡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其中教育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普遍存在这样的失衡现象:第一,发展的优先级别不同造成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第二,教学条件差异较大;第三,师资力量差别大。由此可见,义务教育均衡化还远远没有实现,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手段之一。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改善区域环境,消除区域差别,而教育信息化则为教育均衡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可能。首先,教育信息化依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借助于现有的通信网络,就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可以合理利用教育投入,减少重复性建设。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秀课程资源,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