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测量控制网的整体性、准确性。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误差±5″以内,总误差±5″以内。(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且进行温度修正。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3mm以内。(4)沉降观测次数:每一层结构施工完毕观测一次,装饰阶段每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基本稳定。每次观测后,及时检查记录,无误后平差计算出各点的本次沉降量与累计沉降量,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如发现沉降异常,应对沉降点及所用水准点进行检查,有错则及时更正,否则及时上报。(5)细部放样:各楼层每户房间墙、柱、梁、板拆模后必须将X、Y方向轴线及建筑1000m标高线弹至结构面上。3总平面控制网建立和测设
f⑴建立平面外定位控制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实施定位点,确定本工程各施工区块的轴线定位,施工前将定位轴线引测于场外暂设及围墙上,并建立三个以上永久性平面外控制点形成闭合控制体系,场外控制点采取保护措施,并定期检查。
⑵建立平面内控制网以及平面内控制点①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程序进行。②施工平面内控制网点的布设和网点布设间距应满足本工程各单体工程施工定位放线和技术监督的要求,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为施工提供定位测设及技术复核的标志。③施工各单体建筑物的施工定位及控制网点的布设,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④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15000。⑶平面控制网点的保护:统一施工控制网点,设置标志,标志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包护。⑷建筑物轴线的定位及标定①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测量各轴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总体尺寸及开间尺寸复核准确,然后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外的轴线桩上注意围护,并在周边围墙上用红油漆画上轴线标记,标识清楚。②分画轴线开间尺寸,用总长度尺寸进行复核,尽量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③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设在距离开挖基槽边1~15m以外,轴线标志应标画出各纵横轴线代号。4高程控制点设置⑴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现场,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变形,不下沉。
⑵高程的引测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大于Ⅱ等的
值(
为引
f测站数)。
⑶本工程计划埋设八个水准点,组成控制网。
5施工抄平放线
⑴基础抄平放线
①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