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题型:名词解释30、填空20、简述20、论述20
一.文化结构的分类(P5)(名词解释)在文化结构的分类上,采用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层次说。物态文化,通常又称之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诸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具体说来,心态文化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指人们的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著作或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流行传播,垂于后世。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的行为模式。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等制度在内。二.文化的特征(P6)(名词填空)文化的特征是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同一性文化从最本质的角度上讲是对自然的人化,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人类的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所以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汇聚。它为人类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共同享有,不为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和理解的事物,不属文化现象。时代性任何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每一代人都生活于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下,他们很自然地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传统文化,并根据新的时代需要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使其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因此,文化又同时具有承传性和变异性。民族性人类与动物的显著区别就在于人类的社会性。因此人类的活动总是带有社会集团性质,以实现社会集团的利益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