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贸易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世界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地区17.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8.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凯伊发明飞梭C.瓦特改良蒸汽机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D.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B.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B.英国、法国D.荷兰、西班牙B.生产环境恶劣D.日本的掠夺
19.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这里的“社会变革”指的是A.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得到了传播B.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C.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D.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f2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成就是A.电的广泛使用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D.化工技术的发展
2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而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22.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新”主要表现在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B.改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23.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工业化,下列关于苏联工业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925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C.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以确保工业化B.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D.最终农、轻、重实现了协调发展
24.我们应采取一种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价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该模式在历史上消极影响是主要的,因此应否定B.该模式在历史上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因此应肯定C.该模式有其历史功绩,也有很多弊端D.该模式对中国曾产生不良影响25.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领导人进行不断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A.斯大林模式束缚生产力发展C.苏联不断面临新的社会问题B.斯大林个人崇拜不利于民主政治建设D.后继者要不断否定前任的成就
三、材料分析题(26题11分,27题14分,共25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6.材料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
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