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我这点工资,恐怕也不会有你们现在每月六、七千元的工资。我教书虽然只拿这点工资,但是,我很快乐。”孩子们便无话可说了。就这样,当初选择教师时那种淳朴的幸福体验一直延续至今,他说:“教书到老,幸福到老,是我这个教书匠的追求和幸福体验。”高质高效是他一生的追求二十五年的校长生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担任刘坪学区校长期间,一直致力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校的发展。在“普九”工作中,他帮助所辖的六个村找外援资助、发动村民献工献料,募集资金84万多元,兴建起了七所高标准小学。一举根除了刘坪各村学校的土坯房。他自己还与妻子商量,为白竹岭小学的兴建捐资了1000元现金,极大的鼓动了村民,很快建成了一所漂亮的小学。从二00二年开始,他积极筹办农村保育寄宿制学校。要想筹办农村保育寄宿制学校,首先要新建一栋学生宿舍。为了获得地基,他磨破嘴皮,说尽好话,搬迁农户,终于获得地基。光有地基还不行,资金也让人十分头疼,他想方设法,积极争取宜昌市政协、香港佳盈公司的赞助十万元,争取县教育局投入资金近百万元,新建了一栋780平米的学生宿舍及围墙。为了进一步改善学生保育生活的条件,刘校长寻求在县移民局任职的学生帮助,利用学校是一所移民学校,积极争取移民政策,为学校新添置铁床100张,价值5万元。二00四年,他争取到县财政局专项资金20万元,新建了功能齐全的保育食堂。就这样,前后三年的时间,他呕心沥血解决了创办农村保育寄宿制学校的诸多难题,做到学生洗澡有淋浴,吃饭有饭厅,活动有场地。农村保育寄宿制学校迅速红火地办了起来。二00四暑假期间,他放弃一切休息时间,多次与香港佳盈公司联系,说尽好话,不顾颜面,求助佳盈公司为学校捐助购买了40台电脑,两台大空调,还有供保育学生使用的洗衣机、冰柜、消毒柜、学生
f餐盘等30万元的设备,解决了保育学生吃、喝、洗、睡、学、玩的问题。二00八年,他积极争取乡移民站和教育局的扶持,争取经费10万元,利用暑假期间,他和工人们一起顶烈日、战酷暑,苦战45天,改造并硬化了进校公路,保证了顺利开学,消除了困扰学校多年的安全问题。他担任刘坪小学校长以来,共筹集资金近300万元,把刘坪小学办成了条件最好、设施最全的农村保育寄宿制学校。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又急于建起图书室,是他托关系,找门路,与武汉水果湖二小取得联系,建起了两校的手拉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