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广告学》公益广告
“低头族”,莫让手机控生活



新闻传播学院
目录
f一、前言1(一)广告策划的任务1(二)广告策划的目的2
二、情况分析2三、广告建议事项3
(一)主要问题3(二)广告目标4(三)广告定位5(四)广告诉求对象5(五)广告诉求内容6(六)广告媒体策划7(七)广告表现8(八)诉求方式10四、预算10五、预期效果及评估11(一)预期达到的效果11(二)效果评价的方法11
f“低头族”,莫让手机控生活
一、前言
(一)广告策划的任务
1针对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的现状,制作一则公益广告,力求让学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多一些有意义的自由时间。
2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通信乃至娱乐工具,拇指轻轻一按就可以轻松达到古时“天涯若比邻”的状态,而近年来3G网络、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又让整个互联网都尽收掌中,走到哪里都可以看着低着头玩手机的人。不过由于过分依赖手机,伴随着也有越来越多的“手机病”出现在我们身边。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手机12小时以上,34的人24小时开机。94的人使用手机在5年以上。“如果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公干或度假,你最希望带上的是什么?”超过60被调查者首选手机。有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大学生作为手机使用的广大群体,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低头族”正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无论在教室、寝室、食堂,还是在上课、自习、休息时,都可以看到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场景,手机已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好的伴侣与朋友。调查发现,有84的学生每天都随身携带手机,145的学生偶尔携带手机,只有15的学生表示去上课时不会随身携带手机。同时,因为手机短信的收发、上网聊天等具有较强的便捷性与隐秘性,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包括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逐渐降低。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正逐渐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说明部分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了高度的依赖感。
1
f3一旦某天失去手机大学生极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同时沉溺于手机会让个性内向的同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