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程式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2.在反应2Na2H2O2NaOHH2↑中,生成1molH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A.2NAB.NAC.15NAD.05NA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该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其转移电子数为2,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数.【解答】解:该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2×2mol,NAmol2NA,生成1molH2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mol×(10)转移电子数2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氢气和转移电子关系式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ClO35Cl6H3Cl23H2O,
11
f②2FeCl32KI2FeCl22KClI2,③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l2>ClO3>Fe3>I2C.ClO3>Cl2>Fe3>I2B.Cl2>ClO3>I2>Fe3D.ClO3>Fe3>Cl2>I2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解:①中ClO3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3>Cl2,
33②中Fe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I2,33③中Cl2是氧化剂,Fe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ClO3>Cl2>Fe>I2.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关键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14.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作还原剂,HNO3作氧化剂B.HNO3在该反应中只有部分表现出了氧化性C.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NO有3mol的电子转移D.如果有8molHNO3被还原,则生成了2molNO【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时表现出酸性,然后利用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转移的电子数.【解答】解:A因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作还原剂,HNO3作氧化剂,故A正确;B因部分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时表现出酸性,故B正确;
12
fC由反应可知,生成2molNO转移的电子为6mol,224L(标准状况)NO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转移的电子为3mol,故C正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