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西方学者:交易的媒介、计算的单位、价值的贮藏。(1)交易媒介职能:计价单位、交易媒介、支付手段;(2)财富贮藏职能;544、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5、规定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566、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577、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57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599、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1)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59
3
f10、金块本位制:这时市场上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了解)59。11、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银行券不能再国内兑换黄金(了解)59。12、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简答
1简述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货币的出现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物物直接
交换与通过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马克思立足于劳动价值理论,通过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2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含义: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币又称本位货币)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56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604我国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