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后进生心理健康”及转化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一)现实依据
我们学校也有部分后进学生,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思想行为不够优秀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者缺点比较多的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在发展上总的来说是处于暂时落后状态的,他们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厌学情绪较重,学习成绩提高难度较大。但作为学校来说,主要是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的合格小学生,需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但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增多,这类学生还存在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后进的趋势,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来看,还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隐患。所以我们必须探寻出一条后进生转化的道路,这样才能促使师生和谐、校园和谐,才能找回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不及待。(二)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根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大约3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这些学生很多都被老师和家长列为后进生行列,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因为是后进生,他们无法得到老师的青睐,成了班级可有可无的人;因为是后进生,他们很少见到父母的笑颜,成了家长的“心病”。他们无法与父母沟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浓重的厌学情绪,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研究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后进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觉地实现自我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f二、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课题以六(二)、六(三)为实验班,并在每班确定3名后进生对象来进行课题研究。(二)研究方法⑴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家长等手段了解学生能力发展、
情感变化、知识结构改善、意志品质形成等情况。⑵个案分析法:选取后进生,跟踪调查,进行心理探访,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并帮助其转化,深入研究学生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