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容量必须足够大。工作波形与图41b相同。在功率计算和功放管的参数选择时,公式(42)~(49)中的
UCC则要用UCC
2代替,其它均不变。
443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4431乙类功放的交越失真
上述的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存在一个缺点,就是输出电压uo存在失真。因为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上有一段死区电压,而该电路工作于乙类状态,基极偏置为零。当输入电压尚小而不足以克服死区电压时,三极管基本截止,在这段区域内ic0,
uo0,uo在正负半波相交的地方出现了失真,称其为交越失真,如图44所示。
UCC
R1
ui
ui
0
R2D1
T1
t
uo
0
D2
t
RL
uo
R3
T2
UCC
图44乙类功放电路的交越失真
图45甲乙类OCL功放电路
4432消除交越失真的措施
为避免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的交越失真,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产生一个不大的偏流,使静态工作点稍高于截止点,即工作于甲乙类状态,利用图45所示电路中R1、R2、R3、D1、D2设置一个不大的偏流,其阻值不宜过大。D1、D2的导通电压和三极管T1、T2的死区电压基本相等,以保证
T1、T2处于微导通偏置状态,可通过调节R2的大小来调整T1、T2两管的基极之间的电压,使T1、T2工作在输入特性线性区的起始段。正常工作时D1、D2和R2不可以开路。
4433具有推动级的单电源甲乙类互补对称(OTL)功率放大电路
图46所示是具有推动级的单电源互补对称(OTL)
T功率放大电路。3是工作于甲类状态的推动管,1、2、RR
R3
UCC
T1D1D2
RW1是它的分压式偏置电路,调节RW1可改变IC3的数
值。R3、R4既是T3的集电极电阻,又是T1、T2的偏置电阻,T1、T2工作于甲乙类状态,使避免交越失真。R4、
D1、D2上并联旁路电容C2的目的,是在动态时保证T1、T2的基极交流电位相等,否则将会造成输出波形的正负
C1uiR2RW1
C2
A
Re1
CL
R4
R1
Re2
T2
T3Re3
RL
uo
半波不对称。Re1、Re2分别为T1、T2的发射极反馈电阻,稳定T1、T2的射极电流,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Ce3
图46具有推动级的OTL功放电路
444
采用复合管的单电源甲乙类准互补对称
87
f第4章功率放大电路
(OTL)功率放大电路
由于功放电路两个输出大功率管管型不同,一个为PNP,一个为NPN,要求其特性一致,很难配对,而采用复合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电路如图47所示。图中复合管T1、T4构成了一个NPN管,相当于图46所示电路中的T1,复合管T2、T5构成一个PNP管,相当于图47中的T2。采用复合后,T4、T5为大功率管,由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