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何其芳现象”产生的原因
作者:王永剑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36期
摘要:人们把何其芳进入延安后“思想进步,创作退步”的现象称为“何其芳现象”。“何其芳现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主客观因素促使下形成的,本文主要从时代环境的促使、作家本人的自我角色认定、特定历史时期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述“何其芳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何其芳“何其芳现象”原因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何其芳是以诗人、文艺战士、党的文艺政策的执行者、学者等多重角色出现的,每一角色的何其芳都有很出色的表现。由于时代和个人原因所致,同时代的作家或多或少的都出现有“思想进步,创作退步”的现象,何其芳的艺术命运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跟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何其芳的这种表现更加鲜明、突出、更加典型且具有代表性。进入延安之前的何其芳作品是追求艺术上的唯美,进入延安之后的作品则是遵循“讲话”精神,走的是文艺大众化道路,他的创作出现“生活和思想逐步深入和进步的时候,写作的艺术会有‘退步’现象”[1],何其芳的这一创作现象被称为“何其芳现象”。“‘思想进步,创作退步’的‘何其芳现象’是发生在跨现当两代文学史的老作家身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是‘文艺为政治服务’在三十年代文学史上的失败的结果”[2]。本文试图从时代环境的促使、作家自我角色的认定、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述“何其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时代环境的促使
何其芳自幼喜爱文学,文学带给他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和纯粹而珍贵的美的感受,反过来,现实的丑陋又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文学的亲近和对现实的隔膜。他早期的作品感情真挚,意象优美。无论《预言》、《燕泥集》还是《画梦录》无一不是用精致的语言、圆润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正如何其芳在《燕泥集后话》里所言的那样“我现在仿佛是一只燕子……凭吊着过去的自己,让我重又咀嚼着那些过去的情感……仿佛拾得了一些温柔的白色的小花朵,带回去便是一首诗。”[3]
何其芳的作品以精致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抒发着少年的情怀。这是一个纯粹的个人的感情和美的世界,它与现实社会是隔膜的。在战争的边缘,每一个关心社会的人都会对时局有所思考,有所忧虑,但是何其芳却依然把自己关在孤独里,沉浸在对艺术世界的跋涉之中,对外界世界基本是不闻不问。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935何其芳年从北大毕业后到山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