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范围,因此考虑在16层(标高为68300),32层(标高142300)各转换了一次控制点。复测需要的考虑。
45建筑的高程测量
451标高控制点布置在LSTS电梯井的内墙面上,用红油漆做出倒三角标志,并标明高程数据,作为以后层面高程引测依据。随着标高不断上升,用钢尺每升5层(30m内)为一尺段(并转换一次)分段来做控制各楼层所需标高。每次引测严格从标高控制点引出的原则,避免产生累计误差。每层复测需要的考虑。三、四点90度复核。452楼层上各点标高,采用S3水准仪按照引测出的标高进行测设。
46沉降控制
由于本工程地上结构要与北区塔楼联通,故沉降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461沉降观测基准点为业主及监理确认的嘉里公寓门口±000点。462在核心筒外围框架结构出±0000以前,核心筒结构的四角各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将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底层角柱上;在框架结构出±0000以后,在每根巨型柱上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463观测点设置稳固、位置醒目、合理、便于观测。观测点的做法要求为:在柱子的外侧预埋100mm100mm10mm钢板,钢板的底标高为0500,并在钢板上焊接沉降观测头子。实际只是做了红漆三角,这是不应该的。464观测要求:前后视距差≤2m,视距累计差≤3m,视距最大长度≤30m。观测过程满足要求。465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点相对后视点高差的测定容差为±1mm,沉降观测点、测定高程误差≤±1mm。测量下来的结果满足要求。466施工期间,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沉降,结构封顶后1个月观测一次。建筑物有良好的稳定情况。沉降观测的记录,记录时有注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和荷载变化情况。
5工程测量学在今后发展的前进方向
13
f建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2页
展望未来,工程测量学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瞄仪将与GPS、GIS技术集成,成为快速获取被测物体信息的重要仪器。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及混合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可望在大区域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对影象、图形的处理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问题。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测量,如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显微测量和显微图像处理。大型和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以及质r